加强水毁修复监管 筑牢公路安全防线
新一轮强降雨过后,宁夏交通运输厅执法监督局中卫分局执法九大队聚焦水毁防控关键环节,以“隐患排查零遗漏、现场监管零死角、修复标准零折扣”为目标,全面筑牢公路安全屏障,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拉网排查水毁隐患,构建闭环处置机制
针对辖区沿线G341线、S311线、S204线、S50线寨海高速公路等山区高挖方、高填方边坡冲刷、排水设施及沿线风险点、桥下结构,桥涵两侧易积水、易坍塌,桥下护坡被洪水冲刷等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执法人员携带记录仪,对路面塌陷、边坡滑塌、边沟堵塞、护坡冲刷,边坡排水设施损坏等隐患点,逐一拍照建档,详细记录位置、危害程度等信息,实施台账动态管理。并积极联系养护单位现场核验,明确修复时限与责任分工,形成“排查——上报——处置——复核”的闭环流程,此次共查处辖区安全隐患31处,已与养护部门联系处置,有效遏制了险情扩大。
严管交安设施摆放,规范施工现场秩序
强化施工单位交安设施摆放的监管力度,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在修复路段两端按要求设置警示标志,施工区域周边布设防撞桶、隔离锥及爆闪灯,确保过往车辆提前减速避让。执法人员在日常行政检查中发现的标志歪斜、安全锥桶间距不足等问题,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整改到位。行政执法检查期间已督促3家施工单位规范交安设施摆放,消除了因标志标牌缺失导致的安全隐患。
紧盯修复施工标准,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大队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公路养护技术标准》进行恢复,严格把关。8月5日,大队行政执法检查至S50线K99+000米处,对寨海高速公路高边坡排水设施水毁修复进行监管,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流程,按施工步骤对水毁排水设施进行修复,确保修复后符合技术标准要求,以防质量不达标,导致二次坍塌。目前辖区公路31处水毁修复工程均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中卫分局执法九大队 杨德志)